象海豹滩:宋朝作者苏轼的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10:46
题西林壁
作者以及诗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题西林壁
内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小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谤讪朝政获罪,下御史台狱,次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元丰七年移汝州。哲宗即位后,入京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哲宗亲政后,被列为元佑党人,贬至惠州、琼州。元符三年(1100)始召还。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苏轼是艺术创作上的多面手,在诗、文、词、书法、绘画等许多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著有《东坡全集》。

【赏析】

关于这首诗,黄庭坚曾评道:“此老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冷斋夜话》卷七引)施元之等《施注苏诗》卷二十一引《华严经》作注时也说:“于一尘中,大小刹种种差别如尘数,平坦高下各不同,佛悉往诣,各转法轮。”他们都认为这首广被人口的作品是作者受了佛教的影响,触发灵机而吟出,应该不无道理。佛教不追求逻辑的缜密,而提倡整体的圆融。把事物一点一点分割开探究,虽然细致,所得却不一定是实相。所以,对于庐山来说,不管是横看竖看,结果仍是“不识”。苏轼显然是对庐山有过不同角度的观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所以,这首诗既可视为他本人的一种审美体验,也可视为他悟道的心得。至于其中所包含的理趣对宋诗“以议论为诗”的启发,那又当别论。

http://edu.pp39.com/more/newweb/shihai/SDSC/sushishiji/
苏轼诗集
http://www.guoxue.com/sushiyjiu/sswj/sswj_ML.htm
东坡文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