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经济组织章程:“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上联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6:16:09

这不是对联,而是一句诗。上一句为“如烟往事俱忘却”。

作者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务院原副总理陶铸。

全诗为:

《赠曾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白话文释义:
重回战场杀敌对于我来说已是很困难的事,但我还是感受到了大家对我的情谊之深厚。
寒来暑往,岁月匆匆,时光无情催白了我的头发,蒙受不白之冤后,我的后半生都要压抑心中的苦楚和酸痛。
生病的老马也感叹自己只能卧在马槽中,枯萎的葵花也更加害怕秋霜的摧残。
往事如过眼云烟我都已忘却,心底无私才能感觉到天宽地广。

这首诗是陶铸赠夫人曾志的两首诗,为其平生沉痛总结之语。

扩展资料:

曾志(1911年4月4日 — 1998年6月21日),女,原名曾昭学,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宜章县(今湖南省宜章县)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

1998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曾志同志因病因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赠曾志》 写作背景:

1957年1月2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同意广东省委经过两年调查和审查后作出的正式结论:“曾志历史清楚,政治上无问题”。

1966年5月,陶铸调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常务书记,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的曾志因病请假到北京疗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陶铸与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中央专案组对曾志所谓的“闽东问题”又进行长时间的“审查”。

1969年,在陶铸最后一段艰难岁月中,曾志始终支持、照顾丈夫。陶铸生前作《赠曾志》以示感激:“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参考资料:曾志(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_百度百科



上联:“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上联是“如烟往事俱忘却”。

出处:出自共产党员陶铸的《赠曾志》。

《赠曾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释义:

很想重新回到战场杀敌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很困难了,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你对我的厚爱,这份情谊直逼云端。但无奈终究是抵不过岁月的侵蚀,头发变白的我也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触,我曾因蒙受了不白之冤,这份辛酸与委屈都压抑在自己心里,难以言表。

而生病的老马也在感叹自己卧在马槽间,枯萎的葵花也更加害怕秋霜的侵蚀。如今往事如过眼云烟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保持初心、公正无私才能感觉到天地的宽广。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陶铸与1969年写的,当时他正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以及文化大革命调研小组的主任。但仍然无法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波及,在这年10月,林彪下达一号通令,陶铸押往合肥,被迫与爱人曾志分离。

到达合肥,陶铸即被送至监狱,在监狱度过43天之后,陶铸在合肥死去。而这首诗正是他在狱中所写,因为对爱人分离的不舍与悲伤,像借这首诗表达自己心中的辛酸,感慨当时政治上的混乱,人身的冤屈,家庭分离的痛苦。

1977年12月,其爱人曾志才恢复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协助胡耀邦开展平反冤假错案和考察培养经济、科技战线干部和人才等重要工作。

上联:“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上联是“如烟往事俱忘却”。

出处:出自共产党员陶铸的《赠曾志》。

全文:

《赠曾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释义:

想要跟以前一样再回到战场上去杀敌对于我来说是很困难了,我能感知到别人对我的情谊直逼云端。寒暑无情,匆匆的岁月已经使我的头发变白,我因蒙受了不白之冤,这后半生都在压抑心中的苦酸。

而生病的老马也在感叹自己卧在马槽间,枯萎的葵花也更加害怕秋霜。如今往事如过眼云烟都已忘记了,心底无私才能感觉到天地宽广。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诗是在1969年写的,作者是陶铸,曾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文革中曾任中央文革小组顾问。

1969年10月,林彪下达一号通令,陶铸押往合肥,被迫与曾志分离。43天后,陶铸在合肥死去。而这首诗是他冤狱,在狱中和妻子分离的时候写下的,感慨当时政治上的混乱,人身的冤屈,家庭分离的痛苦。

曾志在1935年春,因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她孤身一人辗转在汕头、衡阳、宜章、广州、上海等地寻找组织关系,打杂做工,经过20个月的艰难寻觅才在上海与党取得了联系。

延安整风时,她被诬陷为“怕死鬼”受到审查,始终抱定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讲一句假话,直到甄别平反。“文革”中丈夫陶铸蒙冤被迫害致死,她也遭到批判并被遣送到粤北农村劳动。面对这种常人不能忍受的的磨难,她以顽强的毅力挺了过来。

上联:“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上联是“如烟往事俱忘却”。

出处:出自共产党员陶铸的《赠曾志》。

全文:

《赠曾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释义:

想要跟以前一样再回到战场上去杀敌对于我来说是很困难了,我能感知到别人对我的情谊直逼云端。寒暑无情,匆匆的岁月已经使我的头发变白,我因蒙受了不白之冤,这后半生都在压抑心中的苦酸。

而生病的老马也在感叹自己卧在马槽间,枯萎的葵花也更加害怕秋霜。如今往事如过眼云烟都已忘记了,心底无私才能感觉到天地宽广。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诗是在1969年写的,作者是陶铸,曾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文革中曾任中央文革小组顾问。

因为不从江青的要求对付邓小平,在1967年1月4日,江青、康生、陈伯达突然在接见“武汉赴广州专揪王任重革命造反团”时宣布:陶铸是“刘、邓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中国最大的保皇派”,要“发动群众”,“揪出来”。立即,“打倒陶铸!”的标语、传单布满全国。

陶铸很快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单独幽禁于北京旁卐字廊住所。在1967年至1969年两年多的圈禁中,陶铸作为一名诗人,在磨难中留下了宝贵的诗篇。

1969年10月,林彪下达一号通令,陶铸押往合肥,被迫与曾志分离。43天后,陶铸在合肥死去。而这首诗是他冤狱,在狱中和妻子分离的时候写下的,感慨当时政治上的混乱,人身的冤屈,家庭分离的痛苦。

“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上联是:如烟往事俱忘却。

原文:    ——陶铸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译文:重回战场杀敌对于我来说已是很困难的事,但我还是感受到了大家对我的情谊之深厚。寒来暑往,岁月匆匆,时光无情催白了我的头发,蒙受不白之冤后,我的后半生都要压抑心中的苦楚和酸痛。生病的老马也感叹自己只能卧在马槽中,枯萎的葵花也更加害怕秋霜的摧残。往事如过眼云烟我都已忘却,心底无私才能感觉到天宽地广。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1966年5月,陶铸调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常务书记,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的曾志因病请假到北京疗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陶铸与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中央专案组对曾志所谓的“闽东问题”又进行长时间的“审查”。

1969年,在陶铸最后一段艰难岁月中,曾志始终支持、照顾丈夫。陶铸生前作《赠曾志》以示感激:“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1977年12月,曾志恢复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协助胡耀邦开展平反冤假错案和考察培养经济、科技战线干部和人才等重要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