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稳定吗:"穷而后工"的"工"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26:18

释义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出处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从解释看,“工” 应该是“美好”“精致”的意思。

参考:http://cache.baidu.com/c?word=%C7%EE%B6%F8%BA%F3%B9%A4%2Cgong&url=http%3A//www%2Ezlck%2Ecom/chengyu/11662%2Ehtm&b=0&a=53&user=baidu

诗穷而后工的理解

此“穷”字非贫穷的穷,意思是困顿、没有出路的处境,与“穷途末路”的“穷”字意思相近。“诗穷而后工”意思是说,处于困顿境况(如仕途不顺、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等)的诗人,常常能写出好的(“工”)诗歌作品。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一脉相承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诗穷而后工”呢?“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