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巨型加农炮:翰林院 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20:14:29

翰林院

  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初唐玄宗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后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起草诏制本是中书舍人的专职,但唐玄宗感到中书舍人草拟诏制的制度难以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乃一度挑选擅长文学的亲信官员充翰林院待诏 ,以备起草急诏( 兼撰拟诗文 )。开元二十六年(738),又另建翰林学士院,专供草拟诏制者居住,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本身无秩品 。初置时并无员额,后来依照中书舍人之例,置学士六人,择其中资历深者一人为承旨。安史之乱以后,军事频繁,翰林学士地位愈来愈重要,不但在草拟诏制方面分割了中书舍人之权,也在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晋升为宰相。学士院设置之后,与中书舍人院有了明确分工。学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为内制;中书舍人所起草的则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称为外制。学士院有两名由宦官充任的学士院使(或称翰林院使),在皇帝与翰林学士间起传达联 系的作用 ,在政治上有很大影响 。后晋天福五年(940)曾宣布废除翰林学士,将草拟诏制之权归还中书舍人,但不久又恢复。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例带知制诰衔。由于唐代学士院自翰林院分出,故宋代有时亦称学士院为翰林院。宋代另有专掌艺学供奉之事的翰林院,但与学士院的翰林院无关。西夏设翰林学士院,官员有学士等。辽北面官中有翰林院,掌汉文文书及刑狱诸事,长官为翰林学士及翰林学士承旨等。金天德三年(1151),置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掌起草诏书等事。元代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员与金代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明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入翰林院者官品虽低,却被视为清贵之选。明朝翰林若得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密,则更是贵极人臣。清因明制,设翰林院。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接近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优待厚遇。

翰林院的故事

赵洛

《翰林院署》图

天安门广场紧邻国家博物馆东长安街路南原有翰林院,是明、清以来朝廷重要的官署。明代
朱元璋不设宰相,庶政自己裁决,却让翰林作智囊。成祖朱棣以官阶较低的翰林入皇宫午门内值班为内阁。明代高拱说:“虽无宰相之名,有其实矣,然皆出自翰林。”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建翰林院于长安左门外玉河西岸,清代沿用。

从唐玄宗开始设翰林为皇帝近侍,入值内廷,随时宣召,为文学侍臣,草拟诏书。明代翰林经过升迁成为内阁首辅———实际的宰相。清代入阁拜大学士大多数是翰林出身。翰林还充经筵官,给皇帝讲经史,成为名誉上的皇帝老师。清代翰林才六七品官,也挂朝珠,穿貂褂,是很特殊的。科考一举成名的状元照例入翰林院为修撰(从六品),一甲二、三名的榜眼、探花也授编修(七品)。平常翰林院除修史编书外,事情不多为闲官,但京察后能从六七品外放道府官为四品官,或充乡、会试考官,充各省学政,由外入迁则开坊后可到侍郎、尚书。所以翰林礼遇极隆,升迁很快。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道、咸间,士人多以点翰林为仕官捷径,由编修、检讨十年可至侍郎,虽未必尽然,亦差不多。”这样翰林院自然成为读书人理想幻梦的地方。

而翰林院引起我们兴趣的,还在于明代的永乐大典一直藏贮在这里,直到八国联军烧掠,方才焚毁、散失。而清乾隆时钦定四库全书馆也设在这里,原心亭、宝善亭和西斋房都是编样校对地方。说到此,想起一有趣故事。即赵、戴《水经注》案。赵一清、戴震两人都校订郦道元著的《水经注》,相同处极多,大多数学者如魏源、王国维都认为戴震的书剽窃了赵一清的书。此案争执了一百多年。胡适却以为赵一清抄袭了戴的书。胡适说他花了五年工夫,找出许多新材料,所以把这案子审清楚了。但很多学者不同意胡适说的。胡适的主要证据之一便是关于翰林院的。他在《清高宗御制诗四集》的《汇刻四库全书联句》中找到正总裁王际华的联句:“局咨长贰纲都领,厅判东西力众擎。”王自注云:“校勘永乐大典者,于原心亭列席,校勘遗书者,于宝善亭列席。”从而考证说:“四库全书馆分东西两院,东院三十个翰林,西院也是三十个翰林,两院整理各自进来的遗书。永乐大典是东院整理的。东西两院互相妒忌……赵一清以《水经注》由西院翰林整理,戴震原在东院,当然没有看到。”地理学家陈桥驿认为胡适这番考证“是从王际华的联句和自注中套出来的,再由他想当然地加上‘东西两院互相妒忌的话’,让人们加强两院不通声气,戴震无法看到赵书的印象……实在是经不起一驳的。”还可以看到胡适对翰林院建筑的样子是不了解的。

日本于文化二年(清嘉庆七年,1802年)出版《唐土名胜图绘》(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过)有翰林院一图,大体是不错的。再看“乾隆五十年出书的《日下旧闻考》记述,可见:

大门是向北开的,大门有三重门,第三重叫登瀛门,进入头一进是署堂,为七开间的厅堂,堂中有大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分座。东边五间厅堂叫编检厅,西边五间厅堂叫读讲厅。再进去,是七开间的穿堂,东边是五开间的典簿厅,西边是五开间的待诏厅。再进去,是五开间的后堂,南向,中设宝座专为皇帝来坐的。后堂两边是书库,藏书用的。后堂南有敬一亭,过亭南为后门,院东临玉河,明代学士刘定之挖了一口井叫刘井。有学士柯潜盖了一个亭子叫柯亭。刘井东还有一排房叫清秘堂,原为东斋堂,因乾隆题写一“集贤清秘”的匾,称清秘堂。宝善亭在东院。

院西有先师祠,即《图绘》上画的孔子庙。祠南为西斋房、原心亭,《图绘》上没有标出,但从孔子庙可知其方位。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