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止咳水有什么反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以惘然。”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4:48:37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以惘然。”

意思是:这些感情至今还可追忆,在当时却是使人感到惆怅、迷惘。

全文: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文解释】

  锦瑟为什么要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使我想起了青春之年。庄周曾经晓梦自己化身成了蝴蝶,望帝的思乡之心托给了声声啼叫的杜鹃。沧海月明下的眼泪变成了珍珠,蓝田美玉在暖日里仿佛会生起朦胧的烟。这些感情至今还可追忆,在当时却是使人感到惆怅、迷惘。

【词语解释】

锦瑟:相传古瑟为五十弦。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产美玉。

【诗文赏析】

  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往复低回。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并非臆断。诗人追忆了自已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已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全诗运用比兴,善用典故,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对于这句诗的意义几百年来一直有争议。

得到时不懂得,失去了才真正明白它的价值。

看完全文,你会理解更深入。窃以为钱钟书解的锦瑟可谓定论。

一曲锦瑟解人难

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李有很多七律,写的都很晦涩难解,而这首著名的《锦瑟》更是李诗中难中之难。千百年来,多少诗家喜道乐吟,多少注家揣测纷纷,却一直没有定论。
有的说“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何焯);有的说锦瑟是“令狐家青衣之名也”(刘颁);有的说“此悼亡之诗也”(张采田);有的说写的是艳情,“盖始有所欢,中有所恨,故追忆之作”(纪昀);《隋唐史》中说“此诗是伤唐室之残破,与爱情无关”;还有的说是李“全面回顾毕生政治遭遇的”(〈李商隐研究〉);而〈李商隐评传〉中也说“实际上是义山一生遭遇踪迹的概括”。真的是“一曲锦瑟解人难”,“独恨无人做郑笺”——也正因为难解,没有象郑玄笺注经籍那样准确,才使得这首诗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同时也因诗人的深情婉约、要言不尽,给人难以名状的朦胧之美。这也是虽然我们未必理解其本意,但仍被广为传诵的原因吧。(诗写的这个境界,似乎解释都是多余的(这倒让人想起〈围城〉里的歪诗人曹元朗的观点: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抛去了传递信息的文字的意义,仍然传达了一种我们似懂非懂的透着伤感的美,这不就是最好的诗吗?)
关于《锦瑟》虽有数十种解释,只能让人越看越迷惑。而一代鸿儒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对何焯、汪师韩、张采田等前人的种种不同的解释做了详细的辨析,指出了这几种说法的错误处,肯定了程湘衡略比自序的开宗明义说,以此通解全诗。钱先生的文章解千古之惑,探作者之心,对《锦瑟》诗的解释作出了定论。我们也不必再有“只恨无人作郑笺”之恨了。
首联字面的意思倒简单:这锦瑟怎么没来由就有五十根弦呢,每一柱一弦都让人想起美好的时光。但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锦瑟呢?历来注家说法不一,著名学者周汝昌认为是真与瑟有关,也是思路别致的一说。(见《唐诗鉴赏词典》)
还是让我们看看钱钟书先生直指人心的解释吧:这锦瑟其实是个比喻,比喻自己的诗歌。我们可以想象,当作者看到自己的诗篇,想起古代锦瑟的五十弦,而自己也是“头颅老大”,行将半百,所以痴痴的问出了“这锦瑟怎么就五十弦了呢?”,这多少是有点伤感的感叹;而年华虽逝,诗篇尤存,开卷而忆,看到这“锦瑟”的“一弦一柱”,自然睹物生情,因为平时的悲欢都在这些诗篇里,所以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把该诗放在李的诗集的首篇,并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正是作者作为自序来开宗明义,对自己的诗歌的一个总结。按这个意思来读,全诗也就好理解了。
三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说的是作诗的方法。庄周梦到蝴蝶,醒来时蝶又变成庄周,因此庄周不知道是蝶变庄周还是庄周变蝶,这既说明诗歌的借象喻理,丰富的想象,又说明了做诗的深文隐旨,不容易懂,如庄周迷蝶。做诗就是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往往寓言假物,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所想,所以庄周的遐思逸兴变成了飞舞之蝶,望帝的沉哀情结体现为哀啼的杜鹃。这两句写出诗的普遍的规律,举事寄意,所以说托;深文隐旨,所以说迷。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形象来显示诗的风格或境界,传说鲛人眼里能“泣珠”,所以用珠有泪来表明自己的诗虽凝珠圆,仍含泪热,全是真情流露;而玉生烟则表明自己的诗虽如玉润,尚有蓬勃生机。说明自己的诗像珠圆玉润那样光润而富有生机,真情之感,生气宛在,不像后来的西昆体诗虽富丽而缺少情韵。这两句都是有典故的,也不必细究。戴叔伦有“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之语,说的正是诗的境界的凄迷,这也是理解此句的最好的注解了。
结句呼应首二句。这也是最脍炙人口的两句了。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情即所思的华年的情事,追忆即思华年。当时即当年行乐之时。已惘然是已有好梦易醒,盛筵必散之感。当年的“华年”情事如今已经成为现实,这些感情迟早有一天会被追忆,只是当时就惘然有所感了,这不是更让人觉得伤感吗?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楼上的高手回答真细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