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龙的画:人们对修改诗词文章中一个字者的美称 “一”开头的三个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4:40:10
人们对修改诗词文章中一个字者的美称 “一”开头的三个字

一字师

一字师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古往今来因为修改诗文中的一个字,使其表意更准确语言更流畅,并且成为一字师的趣事很多。下面撷取其中几例,供大家鉴赏。
唐朝时期,有一个诗人叫齐已,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齐己听说郑谷住在袁州,于是带着自己的诗前去拜见郑谷。郑谷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古时候有个太守叫李相,喜欢读《春秋》,误读叔孙女若为“若”。有一天他在读时,看见在旁边伺候的一个小吏显露不高兴的神色。李相感到奇怪,问他:“你常读《春秋》吗?”他说:“是的。”“那为什么听我读到这里,你老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呢?”小吏回答道:“因为老师教我的时候,我读错了这个‘女若’字,今天听老爷念‘女若’为‘若’才知道。”李相说:“不对,我没有请教过老师,只是自己查看《经典释文》之类的工具书帮助我阅读罢了。读错这个字的一定是我,不是你。”于是就拿这本书给小吏看。小吏就委婉曲折地解释一番,李相听了十分惭愧。就请小吏面南坐下,自己向他行拜师礼,于是后人称小吏为李相的“一字师”。
19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到一个小学视察,发现这个学校治学严谨,很有特色,于是写了一首赞扬这个小学的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写好后,陶行知读给小学生听,其中有个才八九岁的女学生却提出:“既然大孩能自动,难道小孩就不能自动吗?大孩能教小孩,小孩就不能教大孩吗?我看应该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陶行知惊喜不已,当即把诗中“大”字改为“小”字。事后,陶行知逢人便夸:“这个小孩可真是我的‘一字师’啊!”
1942年郭沫若的话剧《屈原》在重庆公演,郭沫若也在看戏。台上,婵娟痛斥宋玉:“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总觉得有些不够味,但一直找不到毛病所在。隔天,郭沫若到台后与扮演婵娟的张瑞芳说到自己的感受,商量着做些修改。有个演员在一旁插口说:“‘你是’如果改成‘你这’,就够味了。”这一改,果然生色不少。事后郭沫若特地写了一篇短文附在剧本之后,称这位演员为“一字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