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警长儿童歌曲视频:鲁迅的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3:55:51

鲁迅先生生平简介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 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 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
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
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
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
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
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
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
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
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
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
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
《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
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
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
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
《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
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
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
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
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
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政治*文学*鲁迅
如果说到"政治""文学"这两个词语,我相信要联想到鲁迅并不难..但是,也许会有人说,鲁迅是不懂政治的.他只是一个比较激进的民主战士,只是一个为人民而用笔杆子战斗的文人作家.甚至还有人说,他作为一个作家,他的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是不高的,尤其是鲁迅的杂文,似乎总是信手拈来,破口大骂,没有经过什么深思熟虑..

我曾经非常喜欢背一段话,也许你会笑我神经质..

在黑暗势力面前,他恶魔般的伫立着,在人民大众面前,他忠实如牛.他就是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良知而被誉为"民族魂".

而每当我背到"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良知而被誉为'民族魂'"时,我的哥哥总是会说,鲁迅根本就配不上这个称号,,他并没有什么多高的政治理念,只是写了几篇文章而已.凭什么代表一个民族的灵魂呢?

我想,虽然在鲁迅的遗体上所覆盖的写有"民族魂"的旗帜,难免有点政治作秀的意思在里面,,但是,鲁迅倾尽他的一生为了人民而"呐喊",为了唤起更多的爱国志士,同反动派做斗争,给青年以关怀,站在时代的前端希望为一批批的青年朋友们找到通往光明的路.....这些谁能否认呢?

鲁迅的文学是为了那个时代而写的,,尤其是他的杂文..鲁迅的笔杆子是为了政治和人民而拿的.众所周知,他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为了唤醒当时的中国人的麻木的灵魂....在我写这句话的时候,我迟疑了一下,我不知道是否可以把"当时"这个词去掉,因为,,我不知道是否现在的中国人灵魂都不再是麻木的了...鲁迅曾经说过,他希望他的杂文过了那个时代就不再有任何用处,因为如果还有它们存在的价值的话,那么在杂文里所批判的那些"毒",就一定还在这样的世上蔓延着...而我则以为,鲁迅的杂文即使在现在也有很高的现实意义..为什么呢?因为不是每个官员的心里都装着老百姓,因为还有那些人在走着贪污腐败的路线..

"你要我在床上躺一年,而任凭他人去斗争和牺牲!这样的话(指高尔基邀鲁迅去苏联住两年)国民党一定会向全中国狂叫,说我收受"莫斯科的卢布"了.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是在说谎."

"无论如何,中国需要我。我不能走。"(友人劝鲁迅出国修养)

"谁也不能逃避!必须有人出来和坚持战斗!"

-------鲁迅

在我看到以上几句话的时候,在我知道那个外国医生宣布如果是他们国家的人患了鲁迅这样的病的话,早就在五年前就死掉了.的时候,,在我看到鲁迅熬夜写出来的一篇篇泣血的文章的时候,,在我看到鲁迅对于青年的殷切期望,即使有青年会"吮血"也在所不惜的时候......我真的被这个"老头"感动了....但是我不会写那写华美的讴歌的文章,因为这已经配不上他.

我的初中语文老师说,他最讨厌带有政治色彩的文章..

法国作家斯汤达说,政治和文学是分不开的.

文学对人的精神领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所以有封建社会的八股文来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

文学有时是政治的武器,文学有时是人民反对某个政治制度的武器.所以有了红楼一梦和西游之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006年的某天我在这里不知所云,外面的烟花此起彼伏,,既然有鲁迅开头了,那么也让我这样结尾吧!

身后万民同雪涕,

生前孤剑独冲锋.

丹心浩气终黄土,

长夜凭谁扣晓钟!

是的,依然长夜,长夜,长夜漫漫.......

然而鲁迅死了!

鲁迅死了----敲钟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