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三间色是指:百度什么时候建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5:33:37

2000年。下面的它的简介:
今日红极一时的百度公司,其名取自于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彦宏是百度的总裁。

李彦宏不平凡——他在著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seek、Yahoo于网络世界如日中天的时候,逆风飞扬,回到中国来搞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他和IT界传奇人物比尔·盖茨、迈克·戴尔一样,放弃了唾手可及的“洋博士”学位,辍学经商,一举成功。

他在2000年6月互联网的寒冬里,不但一举拿下新浪、搜狐、网易、TOM的技术委托大单,而且第二次融资1000万美元成功。

他创建的百度搜索引擎,三年成名,在中国堪与Google比肩,六年上市,扬眉海外资本市场,长国人产业信心。

当年的阳泉小子

李彦宏,山西阳泉人,1968年出生。

和那一代出生的人一样,没上过幼儿园,启蒙教育也基本上是他的两个姐姐教的。李彦宏8岁的时候,被送到阳泉一小上小学。当时的李彦宏对老师的态度是:哪个老师表扬他,他就乖乖听谁的;谁要是批评了他几句,他就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大多数小学老师都认为李彦宏不是一块学习的料,李彦宏也不觉得自己是。

考上阳泉一中后,李彦宏变得“老实”起来,而这股“老实劲”一直保持到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图书情报系。

但图书情报专业跟他理想中的太不一样了,整日里接触的就是文献、目录,枯燥、乏味。在一般人的眼里,图情系学生的归属或许就是在某个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李彦宏的志向显然不在这里。但也正是这门李彦宏并不热爱的学科,为他以后创办“百度”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

人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机会,有的机会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就看你是否把握得住,但更多的机会则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李彦宏试图改变自己不经意选错专业的命运。

他为自己设定了一条出国留学的路,买来一大堆“托福”书猛啃,每天“三点一线”:宿舍—教室—图书馆。本来,他在校学生会谋得一个组织部副部长的职位,但掺和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不适合走“红专”道路,逐渐就淡出了。北京大学提倡学生选修其他系的课程,李彦宏喜欢计算机,觉得这个专业前景好,所以,也经常去计算机系旁听一些专业课程。
1991年,李彦宏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抱硅谷梦的他,广种薄收,一次向美国十多所大学递了申请,最后被纽约布法罗大学录取。

布法罗风景秀丽,李彦宏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正是白雪皑皑,冰封大地。布法罗大学,本不招大陆留学生,只因为学校聘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在教授的要求下,学校破例招了他们几个中国大陆学生。

初来乍到,李彦宏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在学校忙到凌晨2:00。李彦宏的勤奋,其实也是众多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的真实写照——补习、上课、打工。

毕业后,李彦宏被一家金融信息服务公司聘用,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三年后,他从新泽西州踏上去硅谷的第二次创业之路。那是1997年的夏天,阳光同他的梦想一样绚烂。

硅谷是李彦宏心中的梦。那里有惠普、雅虎,那里有互联网和风险投资,那里有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阳光,都让他向往。

李彦宏去的是Infoseek公司。时任Infoseek公司首席技术官的威廉·张一直在等着他。如同任何一个程序员,李彦宏一直想做“大家需要的东西”,加盟Infoseek使他兴奋不已。看着每天有几百万人在使用自己设计的东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那时,李彦宏的住所离网景公司很近。晚饭后他常去网景公司附近散步,看着一栋栋办公楼拔地而起,尘土飞扬的荒地几个月后就变成了漂亮的网景工业园区,这让他一次次地感叹新经济的魔力。硅谷的中国工程师很多,李彦宏经常去参加大家的聚会,大家聚在一起,就谈哪家公司上市了,股票价格一路飙升啦;谁谁又通过股权赚了钱,别墅买到山上去了啦。

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躁动。

1999年10月,中国政府邀请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有幸在受邀之列。

从“国庆典礼”返回美国的李彦宏已经无心在Infoseek继续干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11月的某一天,徐勇应约来到李彦宏的家里谈“大事”。

李彦宏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有些惊讶,但马上转为镇定——李彦宏在硅谷两年半,也习惯美国人的谈话做事风格了。

徐勇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李彦宏说:“我们回国搞一家互联网公司吧。”

百度就要在中国开张了。
百度公司真正开张是在2000年3月份,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做销售工作,专职的技术人员有5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不想多招几个技术人员,李彦宏感叹,国内那时真正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才太少,只好一边干,一边自己培养。

李彦宏的新公司选在北大资源楼。这个地方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他这套选址的技术是从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

北大资源楼刚好余下两间房,420在楼道的转角,面积大些,适合技术人员集中办公;406正好在楼道的中间,不到20平方米,李彦宏就把财务、行政安排在里面。李彦宏自己的办公室设在420靠窗处,从窗口斜望出去,他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住的43号楼一览无余,每到晚上,43号楼的灯光总能勾起他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回忆。

北大资源楼被一片绿树环抱,楼下的那棵老槐树少说也有30年树龄了,那个夏天,知了在这棵树上炸开了窝,整个晚上不停地鸣叫,像在开一次没完没了的研讨会。420房整夜亮着灯,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实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厕所洗把脸,回到电脑前接着干;“烟民”们抵抗黑夜的办法明显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厕所旁的过道里吞云吐雾,听知了唱夜歌。百度就在这么一个校园民谣似的环境中诞生了,并且用两年的时间一举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市场,2002 年初,公司便搬到了更加宽敞的海泰大厦。
2002年春节后,百度又迎来了新一轮扩军,这次是因为Google引起的。

当时Google中文版已在中国推出了两年,在中国网民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一种压力开始令李彦宏不安——一方面是百度占据着中国市场80%的份额,另外一方面Google已经在国际上成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当Google在国外像引擎杀手一样,相继把Infoseek、雅虎斩于马下。李彦宏就开始憋着一股劲。别的国家你攻城掠地也罢,在中国,我李彦宏是要与你血战到底的。

于是2002年3月,李彦宏建立了技术突击队,花重金招募了不少研发人才,准备赶超Google的技术优势,李彦宏给这次秘密技术行动命名为“闪电计划”。

按照李彦宏的意见,“闪电计划”小组成员必须在9个月内“让百度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百度的日访问页面(Pageview)要比原来多 10倍,日下载数据库内容比Google多30%,页面反应速度与Google一样快,内容更新频率全面超过Google……”

那年夏天,天热得出奇。

“闪电小组”的成员们专注在技术上革新,工作间歇也有了点独特的小发明:他们买了一部遥控玩具汽车,把需要交换的磁盘和文档放在玩具车上,谁需要什么,就由车运过去,省了不少腿脚功夫。还有人买了滑板车,站在滑板上去财务室报账。“闪电小组”忙中取乐,一团热火。

但到2002年8月,李彦宏对“闪电计划”的进展仍然感到不满意,决定自己亲自兼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研发。由于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很深,加之对当时世界前沿技术非常了解,他的加盟,确实使“闪电计划”的进展比原来大大加快,到2002年12月,老楼下的那棵老槐树掉下了最后一片叶子,新楼里的“闪电计划”也终于大功告成,一段忙碌的攻坚岁月尘埃落定。

“闪电计划”的结果是辉煌的。在百度,有人悄悄地删掉了Google的链接,理直气壮地用自己的产品。在网民中,百度的口碑开始赶上Google。遇见道上的朋友,李彦宏不好“赤化”别人,就由市场总监毕胜“代唠”:“百度已经不比Google差!”据说被他们“赤化”的朋友,没有一个认为上当受骗。比较中肯的评价认为,从那时起,“在中文搜索领域,百度和Google一样好用了”。

很显然,“闪电计划”是成功的,一方面击败了最大的对手,市场份额又一次得到扩张;另一方面公司技术力量得到加强,研发队伍跟着扩大起来。这次计划结束后,公司没有召开“庆功会”。李彦宏带着大家去郊外玩了两次,算是对大家的犒赏。

百度前面的路还很长,比起硅谷的同行来,李彦宏只是对中国的路更熟一些。
参考资料:http://www.cpcw.com/disp.php?aid=2716&cid=3&pg=4

2000年。

2000年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