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去旅行小练笔:"殖民”一词的来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9:39:21

“殖民”一词最早口头流传在18世纪葡萄牙的水手之中,随着近代大批殖民和殖民地的出现,“殖民”这个词汇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英文移民colonize的本意也有开拓垦荒的含义。

被外人侵占的土地,那土地就叫殖民地,他们的统治叫殖民
历史似乎惊人的相似,在左派的全球资本批判中如何看见中国?为什么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焦虑、反抗,我们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情绪化的宣泄层面,却无力在理论上进行有效回应、掌握?我们走在大街上,与那些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的男男女女们交谈,为什么人们舒解怨气的词汇,几乎都是由自由派的字典所提供?身处于今天的中国学院和社会,我们好象面对着与葛兰西同样的难题。
问题的出现在何处?是否我们的理论之眼遮蔽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只能看见源自西方学院的批判理论所希望看见的异质性,或者由他们的主导问题结构所排除的余数?而根本无法帮助我们看见理应有着自身主体性的——人的中国或者第三世界(走向鬼神崇拜,也许是这种理论视野提供给我们的必然逻辑)?如果这些假设能够成立,那么陈光兴先生提出的“第三世界国际视野”或许给我们指出了一个可以尝试的理论路径。转换我们的对话对象,提出一个新的想象视阈,籍此接合由西方性与我们的地方性相混杂后而形成的问题性,或许我们将看到一个别样的世界。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可以让我们在“余数”之外找到一个有着自身主体性的全球资本批判的驻足点,而且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在第三世界相互对话和理论参照之间,或许能够让我们获得一双可以“看见中国”的眼睛。
除了与第三世界进行横向参照之外,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历程无疑也给我们进行纵向反思的可能。发生在80多年前的那一段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对于我们用“人的眼光”看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无启示。“半殖民半封建”的论断可以说准确地抓住了当年中国社会的接合点,当年的人们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双重在场的背景下,由此有效地整合了中国社会的复杂矛盾,并因此成功地对中国社会进行了一场革命总动员。同样,在全球资本向全球急剧扩张的今天,提出“如何看见中国”,并不是单纯地强调“中国经验”的特殊性,而是需要我们对全球资本进入中国后与国内势力相碰撞、冲突或结合后形成的复杂矛盾作出精细的分析,在复杂而且多元的矛盾中找到主导的矛盾,它就是一个接合点,并由此形成某种普遍性范畴,对反抗或者说批判的普遍性进行有效地召唤。
毫无疑问,这个结合点是偶然的、暂时的,但它同样毫无疑问的是真实地存在于任何特定的历史化情境中,是左翼知识分子能够在人间世找到的积极批判的立足点,而根本无需不无悲壮但也是相当可怜地扮鬼或者造新神,应该来说左翼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就在对这个接合点的寻觅和阐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