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飞的笔画顺序:《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0 15:24:28

吴承恩
吴承恩简介
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中国明代著名小说家,江苏淮安府

山阳县(今淮安市)人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

出生在一个由书香门第而衰落为商人的家庭。其先世为涟水人,早在

五世祖前就迁居淮安。高祖吴鼎,素为白衣;曾祖吴铭,始济身儒林,

做过浙江余姚县学导;祖父吴贞,由年例人监,当过浙江仁和(今杭

州)县学教谕;父吴锐,因家庭败落,同街坊商人之女徐氏结婚,遂

袭徐氏家业,成为店铺老板。他自幼敏慧,博览群书,但科举失意,

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近半百的他才考取了岁贡生,(1566)

在好友礼部侍郎李春芳的帮助下,六十一岁时屈就长兴县丞,后因对

官场不满,愤然辞职,返归故乡。七十一岁时,始执笔写《西游记》。

  吴承恩
  姓名:吴承恩
  别名: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生辰:1506
  祭日:1582
  籍贯:江苏淮安
  地区:怀安山阳
  国家:中国明代
  职业:文学家

  吴承恩(约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

  吴承恩从小天资聪明,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方面的才能。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他在科举场上极不得志,考了多少次竟连个举人都没考中,直到45岁才考上一个岁贡生。由于科场失意,境遇不好,生活贫困,他曾遭到势利之行徒的笑骂。这种种遭遇使他加深了对封建官场、科场的腐败以及社会上的炎凉世态的认识,心灵里埋下了不平和反抗的种子。
  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屡试不第,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他厌恶腐败的官场,不愿违背本心,对黑暗的现实持否定态度。他在《二郎搜山图歌》一诗中写道:“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惜。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认为“民灾”的形成,社会现实的丑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用人不善,让“五鬼”“四凶”那样的坏人当道。他想“致麟凤”,行“王道”,扭转乾坤,但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只能空怀慷慨,抚事临风叹息。

  《西游记》虽然是吴承恩晚年写成的,但却作了毕生的准备。小时候,吴承恩经常跟从父亲遍游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听来许多优美神奇的神话故事。他从小就有好听奇闻的习性,在读私塾时,经常瞒着父亲和老师,偷偷地阅读“野言稗史”。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吴承恩曾写过一本志怪小说《禹鼎志》。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他的志怿小说、神话小说,写的虽是神仙鬼怪,其实着意的还是在于“人间”,为的是寄托他的政治理想,鞭笞邪恶势力,使读者“悚然易虑”,并非无为而作,或搜奇猎异以资谈笑。他创作《西游记》,目的也是如此。在《西游记》四十五回中,写到孙悟空布置自然之神布云、打雷、下雨时,特别命令雷公邓天君说:“老邓仔细替我看那贪脏坏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几个示众!”孙悟空最恨的是“贪脏坏法之官”,这与吴承恩在许多诗文中所表现的特别仇视贪官污吏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西游记》的神话世界里,处处有人间的影子:神圣的天宫表面气派不凡,至高无上的玉帝却贤愚莫辨,十分昏庸,天庭和人间的王朝相仿佛;地府森严,官官相护,贪脏枉法,无辜的人有冤难伸,和地上的衙门并无两样;妖魔鬼怿杀人吃人,贪财好色,仗着魔力法术称霸一方,无恶不作,简直是人间恶霸、官僚的化身。《西游记》还写到了一些人间国度,那里的统治者大多是“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的”,这同样是明朝廷君臣祸国殃民罪行的写照。吴承恩塑造的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一切称凶逞狂的妖魔鬼怪在它的金箍棒下都推动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或一命呜呼,或束手就擒,这都反映了吴承恩扫荡社会丑恶现象和丑恶势力的强烈愿望,也是《西游记》民主性精华之所在。
  吴承恩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西游记》和前面提到的《禹鼎志》外,他还写了许多风格清逸的诗歌,收集在《射阳先生存稿》中。

吴承恩 中国明代著名小说家,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人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出生在一个由书香门第而衰落为商人的家庭。其先世为涟水人,早在五世祖前就迁居淮安。高祖吴鼎,素为白衣;曾祖吴铭,始济身儒林,做过浙江余姚县学导;祖父吴贞,由年例人监,当过浙江仁和(今杭州)县学教谕;父吴锐,因家庭败落,同街坊商人之女徐氏结婚,遂袭徐氏家业,成为店铺老板。他自幼敏慧,博览群书,但科举失意,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近半百的他才考取了岁贡生,(1566)在好友礼部侍郎李春芳的帮助下,六十一岁时屈就长兴县丞,后因对官场不满,愤然辞职,返归故乡。七十一岁时,始执笔写《西游记》。

文史学家发问:《西游记》是谁写的?

国际在线 www.crionline.cn 2005-11-21 08:58:20

【 发表评论 】 【 查看留言 】 【 查看本频道留言 】 【有错你来纠】 【 论坛 】

作者:王晖

文史学家瞿蜕园先生,早年曾拜近代文学家与学者王湘绮为师,其后又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复旦大学接受过现代教育。他学问领域广博,文史造诣精深,对方志、职官、风俗制度等都有深入研究,最精掌故之学,尤以谙

熟京华掌故驰名学界。

据文史学家金性尧先生回忆,瞿先生对《红楼梦》和《儒林外史》都有自己的见解,能指出两书中宫闱、科举故事的虚与实。

可有一次,瞿先生却问金先生:“《西游记》是谁写的?”

金先生说是吴承恩。瞿先生又问:“那么,《长春真人西游记》呢?”

金先生回答说这是两部书。据此,金先生不仅认为瞿先生看《红楼梦》和《儒林外史》,是作为明清的史料来看待的,《西游记》的主角是齐天大圣,他就不甚在意了;甚至还进一步推断得出结论:越是专家,似乎局限性越大。在这方面扩大了,在另一方面缩小了。比如,甚有学问的瞿蜕园先生,竟将吴承恩的《西游记》与《长春真人西游记》混为一书了。

瞿蜕园先生的著作,是我日常留心搜求、喜欢翻阅的读物。其独力完成的《刘禹锡集笺证》、与朱金城先生合作整理的《李太白集笺注》,述作品篇章、大旨,得诗人之用心;释字词、典故,征引宏富,不愧为能体现注者功力的扛鼎之作,每每阅读,总有精神进补的感觉。《历代职官简释》、《中国骈文概论》等几部虽过于专业,但真正喜爱中国历史和文学的人,是会常常从中讨教的。而他发表在上世纪30年代《申报月刊》、40年代《古今》半月刊和《中和》月刊上的大量文史掌故笔记,谈官制、谈风俗、谈绘画、谈史实、谈小说……包罗万象,文笔雅畅,尤为我所爱。其中的《明人怪事》、《京师竹枝词》、《官场形态》、《掌故答问》等篇,均取材有趣,述说生动,堪称笔记小品的上乘。读后,除了感到瞿先生好学深思外,还觉得他是一位极富人生情趣,很有幽默感的学人。

蒙古太祖十五至十九年,道士李志常随侍其师丘处机赴西域谒成吉思汗,归后就途中经历闻见,撰成一书,世称《长春真人西游记》。该书为研究当时中亚史地和中西交通的重要参考资料,虽然近人王国维和张星烺曾为之作注,国外亦有此书的俄、法、英文译本,但与吴承恩讲述唐僧师徒赴西天取经故事的《西游记》相比,《长春真人西游记》在民间的普及程度无疑低得多。尽管如此,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者来说,分清这两部书,似乎亦不是为难之事。而像瞿先生这样一位深入中国文化堂奥的淹博学者,竟然对如此基本的文化问题都懵然无知,谁敢相信?

金性尧先生学问好,文笔也清新可人,这尽有他的一册册文章为证;人,却似乎过于朴质了。我不认为他对瞿先生的评价是对的,而是感到懂得幽

默的瞿先生在问金先生“《西游记》是谁写的?”时候,分明是在与金先生使幽默呢。可惜,金先生未能欣赏这份幽默。

元代丘处机随军西征时,曾写一部描写见闻的游记,也叫《西游记》,后人把吴承恩所作的西游记和它弄混了,后来郭沫若考证后,才认定两部书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