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do和doing 后置定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5:23:42

佛法的修行,就是教导我们回到生命的根本,寻找生命意义的究竟。这是禅宗慧能六祖开悟时,因明心见性而体会到境界,体会到在自己的本性里,是清净的,没有任何的法尘存在,也没有痴心妄想的存在。
因心迷惑,才成了六道轮回里的凡夫俗子,因心不明,就不能照见如来本性里清净之体,心无所安住,就随缘的随波逐流在轮回苦海里。
简单的说,本性本清净本空,无一物一法存在。

慧能在写“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时候尚未获得五祖真传,因此,这个时候的慧能是因为生活的经历感悟受到神秀的偈启发所得,神秀在五祖的门下弟子中,学习非常用功,深得众僧推崇,六祖当时不过是一个杂工,与神秀不可相比,因此,六祖更多的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而佛教的教义中,倡导的正是众生均平等的思想,但是,佛教的众生平等是建立在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上的,神秀所说,暗示自己非常努力(因)、应该继承衣钵(果),六祖惠能则表达了“无因”(本来无一物)所以“无果”(何处惹尘埃),“因”与“果”是自然规律,缘起缘灭就是轮回,要不堕轮回,就必须抛弃因果观,也就是要缘起就不应该有才能不堕轮回,这就是六祖惠能要表达的思想了。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神秀与慧能到底说了什么:

神秀:我非常努力学习佛理,我还会继续努力,所以,我应该继承衣钵;
慧能:大家努力的目的是为了放弃所有的执著,衣钵本身就不过是虚幻的东西并非真实,你何必要呢?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 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即是指无物便无埃,没有沾染尘埃的物体,你又怎么会发现尘埃的存在?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这首偈语出自《六祖坛经》,为“六祖慧能”所作。
2.是指和尚的心中静若止水、全无杂念、空无一物、一心向佛。这是字面的解答,其中真谛需要自己去悟。
3.这个是南传佛教的一个经典偈子,体现佛家无往无来无住的思想境界。说通俗点 就是你是否真正达到纯净无我的境界,不是靠你自己时刻提醒或者掩饰而来的。它是由内心自发而生的,强求不来,伪装不来。不论时空变幻,真正彻悟的人他的心都是不受影响而变化的。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是呀,人何来烦恼?那些看似的烦恼,只不过是虚像而已,它似乎在你的眼前,细看却又空无一物。如果将它当作实体,岂不是于水中捞月,镜中寻花,自是枉然,徒累其心。面对烦恼,上上的做法是“本来无一物”,心中无需“染尘埃”。

即是指无物便无埃,没有沾染尘埃的物体,你又怎么会发现尘埃的存在?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