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怎么绑定服务器ecs:“般若波罗蜜”五个字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8:58:31

【般若】 这是梵文,我国名为大智慧。因为中国文字难尽其义,所以仍用原文,并且尊重这几个字,所以不译。这个般若,全是说心的妙用。上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论其性体,是不生不灭的金刚;论其相貌,却是无形无状的实相;论其妙用,乃是不可测知的圆通神妙。这个般若,是人人有分的,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过佛是开了般若慧,众生是有而不开,被无明所蒙住了。至于般若两个字,解释却有许多字,当云“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诸法的大智慧。”才能尽其义。因为世间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佛是觉义,能觉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尽了人道,才可成佛。总之,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颠倒烦恼,贪嗔痴迷,是六道众生的心;如能空净自在,不固执,便是佛菩萨的心。所以离世法,便没有佛法;离了般若,只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 


【波罗】 此言彼岸;因为有个度字,所以假定一条生死河,众生在苦恼的此岸,要度过到清净的彼岸,用来比喻,不是真有此岸彼岸。

【蜜】 是到的意思,是到了果位了。果位是究竟涅盘,涅盘就是清净。

般若波罗蜜为佛教名词。



"般若",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能见,无色也能见;有声能闻,无声也能闻。它能产生一切善法。至于凡夫的"智慧",则由外物所引生,必须先有色与声,才会有能见和能闻。若无色与声,即不能见不能闻,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我们说,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来,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灯,能照亮一切,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
“波罗蜜”, 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到彼岸"。亦即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到涅盘彼岸"。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的。生死便喻"此岸"。它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当中,永住于烦恼苦海中。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永超生死地。
附:这里的“般若”读音为“bo(一声)re(三声)”



参考资料

360:http://wenda.so.com/q/1367372146067497

意思是:智慧至彼岸。

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如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即是离妄。何以能离,不住妄心故。

以不住六识故,不著五蕴;不住七识故,离于五蕴,度一切有苦;不住八识故,离一切相,于一切法逮得清净;不住菩提一真如心故,离于身心,了知一真如心性同一切法性,得现清净圆觉。

菩萨以慈悲不舍众生故,离于身心,不舍身心,善调身心,具足一切善根;不住三昧而能示现诸三昧,不住禅定而能示现诸禅定;由此能入一切众生诸根性欲,为众诊病,随病授药,而无有疲厌。

菩萨不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若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即非般若波罗蜜,不能至彼岸故。菩萨不离菩提心而行般若。若离菩提心而行般若,即非佛法,为魔行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句经名,为容易说明,故分作(一)金刚,(二)般若,(三)波罗蜜,(四)经,四段来说。
  (一)金刚
  金刚二字,很多解说的经书中,都说金刚是金中之刚,有利而能断的意思。实则印度及濠洲各处,实在有金刚石这样物,为世界上稀有的宝石。他是矿物的一种,形状为透明锥形八面体,曝于日光或灯光,就发放灿烂的金色。他的性质甚坚利,能割划玻璃,能雕刻坚石,能穿凿岩层,能钻磨一切的宝石,为万物中最坚利者,所以给他取了个金刚石的名称。金则不变,刚则坚利。说到他的形状光泽透明,则又不沾丝毫尘染。故此经以金刚名为首,即取其坚利二义﹕坚则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利则照诸法空,破无明障,无微不照。换句话说,就是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二)般若
  般若二字,是梵语,很多解说的经书中,都译为华语智慧二字。不过单用智慧二字,最易与普通说的智慧二字相混,所以应加一妙字,可免这个误解。譬如我们常说的理字,细分起来,实在有粗﹑细﹑微﹑玄﹑妙的差别。粗理很易说,细理要详说,微理已难说,玄理还可说,到了妙理,就无可说了,所以加一妙字,用妙智慧三个字,比较恰当。
  (三)波罗蜜
  波罗蜜三字是梵语,译为华语,则为到彼岸三字。众生因为受了一个我字的迷惑,日日就在烦恼苦海中,倘能从生死烦恼大海之中,渡到不生不灭,清静安乐之地,即到彼岸也。(比喻就是脱离了苦海,)不过到彼岸有顿渐之分。顿就是一闻大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刻即悟身心,而明大道。渐就是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可以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
  (四)经
  经字当作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
  综起来说,修行的目的,在度己度人。人之真性,本是虚灵不昧,历劫常存。惜为物欲蒙蔽,所以沉沦于生死苦海,未能脱离。我佛慈悲,特说此经,断众生的烦恼,脱离苦海,到达彼岸,超脱究竟之地。但是欲达到这个目的,非修得妙智慧不可,要修得妙智慧,非同金刚石般的坚利光泽不可。果能一毫不沾尘染,去断绝一切的妄念,自可斩邪魔于己身,诛妖怪于万里,勇猛精进,明了自性,而到达彼岸,与诸佛菩萨同享快乐也。

般若
般若’是梵文,其意义很广,内涵幽深。把它译成智慧或大智慧都不尽其义,表达并不完善。因无上庄重之故,而沿用了梵文的音。‘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应用得圆融无碍、恰到好处’,若这样来讲‘般若’的含义,还稍微能尽它的一点意思。简单地讲,般若就是妙智慧,或者是真心。

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是梵语,是音译。‘波罗’译为彼岸,‘蜜’是到,‘多’是上,整个意思是到彼岸之上。这里用了比喻手法,意思是一切众生都纷扰在生死苦海的此岸,生死轮回,苦不堪言。我们要渡过生死苦海,要成大道,就要发心修行,这叫做‘入流’,就是初果罗汉。辟支佛发心修法,发心自度自了,也上法船了。随著功夫的精进,就到‘中流’,到了海当中了。功夫再精进,就到彼岸了,这是‘波罗蜜’。但是到了彼岸并不算究竟,因为还耽在法船上,只有弃除法船上岸,到了彼岸之上,才算究竟。
而我们要到彼岸之上,就必须依靠般若,就是用无上妙智慧照破无明,照破我们的妄想心,照破一切世法、出世法、有为法、无为法,一切都不可得,才能脱离生死苦海,到达彼岸之上。否则,只不过是入流、中流。罗汉、辟支佛法执还未除,还在法船上,没到彼岸之上,所证的涅盘是有余涅盘,仍不究竟。只有通达世法、出世法,处理一切事物圆融无碍、恰到好处、无有偏倚,我法二执消尽,了却分段、变易二死,这才可以说是到达生死苦海的彼岸之上。所以,‘波罗蜜多’也可以译成‘究竟彻证’,能实行一切自行化他之事,能乘此大行由生死之此岸到涅盘之彼岸。

般若波罗蜜】
--------------------------------------------------------------------------------
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盘彼岸去。
--------------------------------------------------------------------------------
FROM:【佛学常见辞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