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汇吧食:近年来大熊猫的数量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7:49:26

近年来大熊猫的数量变化是: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从2003年底的1596只升至2013年底的1864只。
  40年来,中国对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展开了调查,基本上每10年调查一次。在1999年到2003年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野生大熊猫数量为1596只。最近的调查在2013年完成,调查的数字则为1864只,可以看出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在过去的10年里增加了268只,增长16.8%。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大熊猫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局域种群面临生存风险。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目前有24个局域种群具有较高的生存风险(涉及大熊猫223只,约占野外种群总量的12.0%),大熊猫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二是栖息地破碎化仍是威胁其生存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内存在的大型干扰包括水电站319个,道路总里程1339公里,高压输电线268.7公里,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栖息地破碎化程度,给大熊猫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三是种群交流状况有待改善。受地域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各大熊猫圈养单位圈养个体间的基因交流不足,需进一步增强,以保持整个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维持种群生存活力。
  四是保护管理能力仍需加强。部分大熊猫分布区存在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一线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普遍偏低等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大熊猫保护成效,保护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 杨骏)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举世注目。但近年来,国外一些媒体和机构不断对大熊猫保护区的有效性表示质疑。更有媒体以环境破坏、和物种退化为由,认为只有采用某些先进技术才能拯救大熊猫。对此,北京大学大熊猫和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潘文石教授发表了他的看法。

“一些媒体和研究组织一次次试图把某些‘新发现的危机’和保护大熊猫的问题联系起来,以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危机’的过度渲染,使得人们对大熊猫的前途作出了消极的估计,并使得采用某些技术进行保护成为了一种时髦。”潘文石说。

今年4月,美国《科学》杂志、路透社等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副教授刘建国和一些中国科学家利用卫星收集的数据分析我龙自然保护区的变化。认为区内大熊猫高质量的栖息地减少得很快,熊猫面临灭绝危险,并由此对保护区在保护野生大熊猫种群上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与大熊猫打了十几年交道的潘文石指出,有数据显示,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在20世纪90年代确实比70年代下降了61.7%,但刘建国等人的论文只提到同时期卧龙保护区的面积减少13.5%,两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卧龙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下降速度实际上低于全国大熊猫栖息地的下降速度,也就是说卧龙保护区大大延缓了大熊猫栖息地的减少速度。另外,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在同一时期从45%上升到70.6%,也说明那里的大熊猫栖息地从整体上得到了保护。事实上,栖息地减少只是局部现象,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成绩有目共睹。1998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对长江中上游地区天然林的采伐,1999年,绝大部分的大熊猫栖息地都得到了保护。刘建国等人虽然也表示不希望他们的研究被看成是对保护区理念的攻击,但他们片面的结论确实会误导人们对于大熊猫保护区的看法。

去年底,美国一农场成功克隆濒危动物亚洲白肢野牛,美国《新闻周刊》等媒体认为人们终于找到了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捷径。对此潘文石认为,克隆技术值得发展,但用来保护大熊猫,既无必要也未必有效。一些媒体和组织如果过分强调克隆技术在拯救大熊猫中的作用,并引用某些早已过时的关于大熊猫不发情、繁殖的观点,会在客观上造成误导的效果。

他说,首先,发展克隆技术不允许用大熊猫这样珍贵的动物来做实验,普通家畜有的是;其次,克隆的品种完全一样,因此不增加遗传多样性;另外,目前还不了解受精卵在大熊猫子宫中的着床机制,也就无法在同种个体间进行胚胎移植,因此同种“克隆大熊猫”缺乏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而异种动物间的克隆则难上加难。

潘文石指出,大熊猫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并不弱。他的研究小组在秦岭野外工作了8年,通过给熊猫佩带无线电线圈等方法追踪熊猫的活动,他们发现,竹子开花、枯死都不是威胁大熊猫生存的主要原因,当一种竹子开花时,大熊猫很容易找到替代的食物;另外,研究小组的专家吕植最近把各个保护区和动物园收集的大熊猫血样拿到美国做DNA测定,得出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比率为46%,与人类48%的比率相差无几。研究小组还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大熊猫的年增长率高达3.5%, 这比人类的增长率1%到2%还快。

潘文石认为,目前大熊猫的数量仅存1000只左右,并还在减少,不是因为它们的繁殖力弱,而是人为的环境破坏,造成大熊猫栖息地越来越窄之故。他说:“只有在自然界里,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才会不断增加,才能更好地生存。我们今天必须固守的最后一块阵地就是保护那些充满野性的自由生活的大熊猫种群。而目前保护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护栖息地,利用优良的栖息地,大熊猫能够有利的繁殖。”

“我们不应该颠倒了保护大熊猫这个物种和探索技术发展之间的位置,”潘文石说,“保护大熊猫不仅限于增加它的数量,其意义在于保护以它为代表的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保护下来,各种生物也就保护下来,水土资源也保护了下来。大熊猫是自然保护的象征,因此对大熊猫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大熊猫的困境

  盛夏时节,由于闷热,成都的高温感觉比北京摄氏40度的高温要难受得多,无论阳光下还是树荫里,都是一身的汗。而我们的心情更热:赶赴我国著名的“熊猫之乡”?D?D卧龙自然保护区采访。

  其实提起大熊猫,我们都不会陌生。而以前大家看到的大熊猫都是在都市的动物园里,每次看到那里的大熊猫像囚犯一样被关在笼子里,我的心里总有一种婉惜与不安:大熊猫明天的命运到底会怎样呢?

  大熊猫小丑式的面孔、蓬松的皮毛、顽皮的动作和几乎像人一样的进食姿态使它轻而易举地成为世界上最惹人喜爱的动物之一。所以一说起大熊猫即将灭绝,许多人自然会黯然神伤。

  数百年前,人类的进化尚未完成时,熊猫就生存在地球上,他们是生存竞争中的成功者,比起很多其他在冰河时代大变动中消失的大型哺乳类都生存得久。美国动物学家夏勒在《最后的熊猫》一书序言《唤醒人类的慈悲心》中指出,世间万物都值得我们欣赏与尊重,我们不能硬把不知价值为何物的动物定一个价格。但失去熊猫的损失,似乎还是超过失去樱草花或食人鱼,因为它是坚忍不拔、反抗命运的象征,能激起我们怜悯或佩服的共鸣。如果失去熊猫,我们就再也见不到它黑白相间的面孔,它的演化宣告中断,它独特的基因密码毁灭;它的名字很快就跟博物馆里尘封的档案中其他数千种绝灭物种一样,没有什么意思,只留下一个学名Liluropoda melanoleuca(意思为“黑白相间的熊猫脚”)。再经过几个世纪的疏离,我们就只剩下几件纪念品、几根大骨头、几块褪色的毛皮。熊猫的生命完全被遗忘,跟恐鸟或长毛象一般,被剔除在人类的集体记忆之外。对如此不寻常的动物而言,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化石记录表明,几百万年前,大熊猫的足迹就已遍布中国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和其他环境变化使这个范围逐渐减少,只有四川、甘肃和陕西的小片地区才能见到大熊猫。过去,大熊猫可以在大片的土地上迁移。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山谷中的森林和竹子被砍伐,大熊猫不得不向山上迁移,而且无法从一座山转移到另一座山。这样,大熊猫面临着一种巨大的威胁:竹子的大面积开花与死亡。每10年至100年,一个地区的一种或几种竹子就会同时开花,然后死掉。如果这片地区有多种竹子,这个问题对大熊猫来说还不算太严重,因为它可以迁移到竹子没有开花的地方。但是,这样的地方很难找到,特别是纬度较高的地方,今天更是几乎不可能了。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当四川北部岷山的竹子同时大面积开花时,悲剧发生了,“饥荒”之后人们发现了138具大熊猫尸体。对于一个濒危物种来说,这无异于灭顶之灾。

  为了保存大熊猫最后的领地,人们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然而这种付出和努力是绝对值得的,甚至可以说我们为此付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的确,当人类还是大猩猩的时候,熊猫已经在生存,今天我们为了大熊猫的生存而保存下这些本应属于它们的领地,不是在单单为了保护熊猫,而是在为人类如何与自己的朋友和平相处提供一种思路和信心。

  “大熊猫爱吃肉,尤其爱吃羊肉。大熊猫的力气可大啦,遇到金钱豹也不怕,交起手来,一般大熊猫会赢……”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听保护区管理局周守德副局长讲着大熊猫的种种鲜为人知的习性,心里一阵阵感慨。

  说起保护区的发展史来,周副局长也是如数家珍——四川卧龙以“熊猫之乡”、“广谱基因库”、“野生动植物乐园”而闻名中外。这里有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3种,二类保护动物44种,国家珍稀植物24种。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在1963年开始建立的,当时保护区的面积仅2万公顷。这里曾经是四川省一个重要的木材采伐基地,随着大片森林的消失,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受到的威胁越来越严重。1975年原红旗森工局搬走,林木采伐也开始停止,经国务院批准,卧龙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为20万公顷,并成立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直属于原林业部。1980年,卧龙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同年由国家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在卧龙建立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据介绍,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稳中有升;森林覆盖率由53%上升到70.6%。据测定,卧龙自然保护区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保持了相当好的原始状态;区内的水质良好,达到国家一类水域标准,保持了本底状态未受污染,含氧量高,饱和率均在90%以上。另据最近第三次野外大熊猫普查的资料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在增加。与此同时,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活的其他许多濒危动物,如金丝猴、雪豹、云豹、羚羊、红腹锦鸡和小熊猫等也都受到了很好的保护。

  周副局长同时也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保护区内的卧龙乡地处保护区的核心区,境内有2000多农民,资源保护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能的矛盾长期以来十分突出。另外,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来卧龙参观考察、科研合作、教学实习及旅游观光的人员将会增多,滞留时间延长,人为污染环境的现象日趋严重。

  在方圆3亩地的半野化场地,记者看到4只年幼的大熊猫正在嬉戏,或尔在树上引体向上,或尔翻跟头,憨憨地、笨笨地做着“高难”动作,煞是可爱。饲养员解释说,熊猫是“熊”,不是“猫”。它有熊的特征,不会轻易摔下来;即使摔下来,肥硕的身躯也不会轻易摔伤。看着自由可爱的4只大熊猫,想想另外30多只大熊猫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它们只能在不大的圈舍里数星星、看月亮。

  我们企盼着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早日走出“牢笼”,进入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而此时此刻,我想到的又不仅仅是大熊猫。东北虎、滇金丝猴、藏羚羊、白鲚豚……一连串名词闪现在我的脑海里,近年来,我有幸就这些人类亲密朋友的生存状况进行过采访,它们几乎濒临灭绝的命运在时时敲击着我的心灵。而造成它们悲惨命运的正是我们人类自己,看到那些在盗猎者枪口下死去的藏羚羊,想到那些已经为数不多依然在饱受着污染之苦的白鳍豚,还有那些锁在笼子里让我们参观的东北虎,我的心里在流血……

  只是悲伤是没有用的,要拯救这些人类亲密朋友的命运,要靠我们不懈的努力。救一救这些人类的朋友吧,不要让地球上只剩下人类,倘使那样,我们所面临的将是今天这些濒危动物同样的悲惨命运。

分析了大熊猫的圈养种群在1936年~1999年12月31日期间的变化,从野外共捕获大熊猫272只,繁殖225只,死亡361只,释放10只,现圈养大熊猫126只(雄性54只,雌性72只).国内外圈养大熊猫共繁殖150胎,225只(雄性66只、雌性77只、未知性别82只),单胎77胎(51.3%),双胞胎71胎(47.3%),3胞胎2胎(1.4%),活到1岁以上的105只,存活率为46.7%,单胎的存活率为66.2%,双胞胎的存活率为36.6%,3胞胎为33.3%.圈养繁殖大熊猫的性比为1:1.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产仔期主要在每年的8月(30.49%)和9月(48.88%),占全年的79.37%.圈养繁殖大熊猫,雌性(N=15)开始繁殖的年龄是(5.7±1.1)岁,雄性(N=3)大熊猫(5.80±0.58)岁.根据圈养大熊猫的生命表计算出圈养种群的净增长率R0为0.209,世代周期T为9.187a,内禀增长率r为-0.170,周期增长率λ为0.844,圈养种群的数量在1936年~1999年12月31日期间是下降的.

我国曾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1999年分别对野生大熊猫进行过三次调查。经本次调查掌握,我国野外大熊猫数量已从1985年至1988年调查的1110多只上升到1590多只(不包括1.5岁以下幼体数量)。目前,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161只(其中23只饲养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