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手游60项链满灵:谁帮我讲讲语文的语法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23:14:19

一、语法知识概述
  (一)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quot;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quot;,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quot;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quot;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二)短语

  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种。

  联合短语: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做联合短语。如"白菜、芹菜""香蕉、橘子、甜橙""调查、研究""接受并且审理""雄伟、壮丽""又白又胖"。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中的一部分是中心词,前面总是有修饰语。如"大城市、小村庄、优异的成绩、电子计算?quot;(这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慢走、努力工作、仔细地分析、特别大、最优秀"(这是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补充短语:这是补充成分在后面的短语,如"坐下、掉下去、拿起来、算得准、说得妙、放在这里"。

  动宾短语:这是动词后面带着宾语的短语。如"买菜、写小说、看电视、走亲戚、跑材料、修理汽车、收购药材"。

  主谓短语:被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构成的短语,叫做"主谓短语",好像一个句子,但是没有句子的语气,因而没有句子的独立性。如"电灯亮、电话通、学校开学、山河壮丽、春雨绵绵、河水奔腾、祖国富强"。

  介词短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quot;在中国、对他们、往新疆、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朝北京方向、以这种方式、为广大群众、比个人的利益 "。

  的字短语:用"的"在最后组成的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如"教书的、开车的、走路的、先进的、手里拿把花的、头上打着蝴蝶结的"。

  (三)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 大伙úú 都散了。(《分马》)

  (2)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úú 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úú 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úú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大自然的语言》)

  (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úú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几句的主语是 "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记的""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 并不出众"" 是他的背?quot;"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úú铺着厚厚的稻草。(《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úú,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如:

  (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鲁迅《社戏》)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分马》)

  (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纪念白求恩》)

  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 故宫。( 《故宫博物院》)

  (6)我给她 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lt;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荔枝蜜》)

  (8)我独自一人游荡< 在田野里 >。(《挖荠菜》)

  (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 像一片碧绿的大海 >,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 忘记早晚 >,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荔枝蜜》)

  (10)我那时真是聪明< 过分 >。( 《背影》)

  (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 好几回>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尖括号里的全是补语,都补充说明了前面的动词、形容词。

  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挖荠菜》)

  (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4)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地质之光》)

  (5)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6)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 走到"北海"跟前。(萧乾《枣核》)

  圆括号里的是定语,方括号里的是状语。

  (四)复句

  请注意各种复句的关联词语。

  (1)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春》)

  (2)叫号叫到他的时候,他不要马,也不要牛。(《分马》)

  (3)我下了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小屋的门口。(《小橘灯》)

  (4)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quot;不,没……没用了。"(《七根火柴》)

  上面的句子,(1)(2)是并列复句,(3)(4)是连续复句。连续复句常常没有关联词语。

  (5)现在的书,不光花色品种繁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6)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中国的石拱桥》)

  (7)又像是等着猫赦免了它,或是忽然来了个救星。(《小麻雀》)

  (8)人还没有看见,已经先听到歌声了;或者人已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吴伯萧《歌声》)

  上面的复句,(5)(6)是递进复句,(7)(8)是选择复句。

  (9)老初和老孙头都劝她要一头,可是她说啥也不要。(《分马》)

  (10)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1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谈骨气》)

  (11)要让它呆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荔枝蜜》)

  (12)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大自然的语言)

  上面的复句,(9)(10)是转折复句,(11)(12)是假设复句。

  (13)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14)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翦伯赞《内蒙访古》)

  (15)竞赛结束的时候,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少的,得奖的还是没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16)不管认识不认识,见谁都打招呼。(吴伯萧《歌声》)

  (13)~(16)这四句,都是条件复句。条件复句的关联词语比较多,要特别注意。

  (17)因为因为它们离地球非常远,因而看去仿佛是小点点了。(郑文光《火刑》)

  (18)既然有了血痕,当然不觉要扩大。(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这两句是因果复句。

  多重复句就是由各种复句组成的。上面这些复句的类型掌握得好,划分多重复句就不成问题了。下面仅仅举几个例子。

  (19) 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是别个孩子给扯坏了,/(因果)所以它爱人,//(转折)又不完全信任人。(《小麻雀》)

  (20) 尽管三环路、机场路、京顺路三路在这里交会,/ (转折)它却没有偏重往立体发展,//(并列)而是向宽广铺开,///(并列)路向八方放射,///(并列)桥向八方伸展,///(并列)气势宏大。(《北京立交桥》)

  (21)如果把一万种每本十五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假设)它的总重量大约有五吨,/ (并列)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十五公斤。(《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22)他如果骂,/(假设)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递进)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社戏》)

看了前辈的,我也就没话说了。